瀏覽數量: 0 作者: 本站編輯 發布時間: 2025-10-20 來源: 本站
明確標注“食品接觸用”或“食品級”字樣
正規產品通常會在容器底部、側面或包裝上清晰標明此類標識,這是最直接的判斷依據3。例如,部分國家還采用國際通用的認證標志(如美國FDA認證、歐盟食品接觸材料標識),這些標簽代表通過了嚴格的安全檢測3。
材質代碼與回收標志
觀察三角形回收符號內的數字(1~7),對應不同塑料類型。常見的食品級材質包括PET(1)、HDPE(2)、PP(5)等,而PVC(3)、PS(6)等可能因含有害物質需謹慎使用14。需注意,即使同為某類材質,也要確認其是否專門用于食品領域。
生產許可證信息
國內生產的食品包裝應標注《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》(QS標識),并附有廠家名稱、執行標準及證書編號等信息。線上購買時優先選擇資質齊全的平臺和商家1。
視覺檢查
透明度與色澤:優質食品級塑料通常清澈透亮或顏色均勻自然;若出現渾濁、雜質、斑點或異常褪色,則可能為劣質材料3。例如,深色塑料制品往往由廢塑料再生制成,毒性風險較高2。
表面光滑度:用手觸摸應無毛刺、凹凸不平或粗糙感,邊緣處理精細。發粘或粗糙的表面可能添加過量助劑,不適合接觸食品3。
氣味辨別
靠近鼻子聞是否有刺鼻化學味或其他異味。食品級塑料本身應無氣味,若有明顯味道,說明殘留單體、增塑劑或色料超標,絕對不可使用14。
耐熱性驗證
根據材質特性判斷適用溫度范圍。例如:PP是唯一可微波加熱的安全材質;PET遇高溫會變形并釋放DEHP致癌物,僅適合冷飲;LDPE保鮮膜超過110℃會熱熔滲毒14。可通過熱水浸泡實驗觀察是否變形、釋放異味。
耐油性與耐腐蝕性
用食用油涂抹內壁后靜置一段時間,若出現溶解、膨脹或變色現象,則表明材料不穩定,易向食物遷移有害成分1。強酸/堿性環境(如果汁)也可能導致非食品級塑料分解。
用途匹配原則
不同場景對性能要求各異:如礦泉水瓶(PET)不宜重復裝油類物質;保鮮盒優先選無色PP材質以避免著色劑遷移;嬰幼兒用品禁用含雙酚A的PC材質14。
結構設計合理性
廣口瓶便于清潔減少殘留,窄口瓶需確保密封性防污染。復雜紋路或難以清洗的結構可能隱藏細菌隱患,影響衛生安全。
禁用物質排查
確保不含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(常見于劣質PVC)、雙酚A(PC材質高溫下易析出)等明確禁止用于食品接觸的成分4。可通過第三方檢測報告確認化學成分達標情況。
行業標準對照
參考國家標準(如GB 4806系列)或進口國規范,核實產品的遷移量、揮發性有機物含量等指標是否符合限值要求。例如,我國規定食品模擬液中的重金屬溶出量必須低于特定閾值。
避免混用多材質部件
某些容器主體與配件采用不同材料(如PP盒蓋+PS盒身),需分別評估安全性。例如,PS不耐高溫,不能隨盒體一同進微波爐1。
生命周期管理
即使初始合格,長期使用后的磨損、老化也可能改變材料性質。建議定期更換劃痕嚴重或變形的產品,尤其是接觸酸性/酒精類飲品時更易加速劣化。
陳經理 ? 137 1737 6621 ? 2513087529
岑先生 ? 137 1218 6352 ? 3503723439
葉小姐 ? 137 6310 9054 ? 1352412297
王小姐 ? 135 2857 3266 ? 373574381
姚小姐 ? 136 5047 2465 ? 3493616223
?
? 廣東省陽江市陽東區那金7路 ? 0662-6505999
廣東省東莞市南城街道宏北路20號恒兆中心2609室 0769-88418592